详细内容

功能性低热是什么病?中医如何看待和治疗?

更新时间:2023-05-19       来源:养生保健常识网

  功能性低热,指的是体温持续在37℃左右,但不伴随感染和炎症等病因而持续发热的现象。这种情况在现代医学中被归为亚临床状态,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。但在中医理论中,功能性低热属于证候范畴,应该给予关注和治疗。

  中医认为,功能性低热通常属于虚证,即机体气血阴阳不平衡,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引起的。常见的病因包括长期劳累,情志不畅,缺乏营养,失眠过度等。在中医治疗中,首先要找到病因,同时结合具体症状进行分析,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。

  一般情况下,中医治疗功能性低热的方法包括食疗、针灸、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。以下为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:

  1. 人参:人参具有补气、健脾、益胃的效果,对于调节身体机能有很好的作用。

  2. 黄芪:黄芪主要功效是补气、益卫、利水和调节免疫功能,常用于治疗脾虚气虚,体质虚弱等症。

  3. 熟地:熟地有补肾、生津、补血、养阴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,久病体弱等症。

  除了中药治疗以外,针灸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。常用的针灸穴位有三阴交、神门穴、关元穴等。针刺这些穴位能够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,增强人体免疫力,促进血液循环等。

  此外,饮食调理也是治疗功能性低热的重要内容。中医建议在饮食上尽量避免偏食、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,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,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。

  总之,功能性低热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,但对于机体的健康和稳定有一定的影响。中医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论基础,通过中药、针灸、饮食调理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治疗功能性低热,达到调整体质、预防疾病的目的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