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内容

拔罐真的能拔出病痛?来看看这些常用穴位!

更新时间:2024-03-18       来源:养生保健常识网

  拔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,历史悠久,被广大人民所喜爱。拔罐的目的是通过罐子的吸力来刺激人体穴道和经络,达到调节身体功能的效果。那么,拔罐到底能不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呢?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些拔罐穴位的方式来进行科普。

  首先,我们来看看在拔罐时常用的几个穴位,一般情况下夹紧1-2个穴位拔罐即可。

  1. 后膝肚穴(胃足三阳经)

  位于膝关节后方的中央凹陷处。这个穴位一般用于治疗背痛,足痛等部位长期累积的病痛,需要长时间拔罐。

  2. 天柱穴(督脉)

  定位于颈椎第七椎棘突下方凹陷处。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颈椎病,头痛,眩晕等症状,需要从上向下拔罐。

  3. 肩井穴(手太阳经)

  位于肩胛骨上方端部的凹陷处。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肩颈部紧张痉挛,冻结肩等症状,需要长时间拔罐。

  4. 气海穴(任脉、任督二脉)

  位于脐中下方,脐下“三寸”处。这个穴位可以用于调节脾胃功能,增加食欲和消化能力,需要从上向下拔罐。

  5. 腋窝穴(心手少阳经)

  位于腋前斜方肌的下方凹陷处。这个穴位可以用于调节心脏功能,缓解焦虑和心慌等症状,需要从上向下拔罐。

  在使用拔罐作为治疗手段的时候,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:

  1. 不宜长时间拔罐

  长时间拔罐会导致毛细血管壁破裂,出现瘀血或皮下出血。一般情况下,拔罐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。

  2. 要注意提前排空

  拔罐前需要排空膀胱,否则会影响拔罐效果。

  3. 局部皮肤不应有破皮或湿疹

  属于外伤性皮炎等症状的局部皮肤不适合拔罐,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身体健康。

  通过本文的介绍,我们了解到拔罐作为一种中医疗法,可以通过拔罐穴位来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的效果。当然,我们使用拔罐作为治疗手段时,也应该注意掌握好使用方法,避免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,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