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内容

中医常用的拔罐方式及其作用

更新时间:2023-07-28       来源:养生保健常识网

  拔罐,又称火罐、吸火罐,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式之一。拔罐是通过在人体表面刺激、吸附皮肤和深部组织,在皮下产生负压,以改善人体气血运行,调整机体平衡的疗法。常见的拔罐方式有以下几种:

  1. 干拔罐

  干拔罐是指用罐子将空气抽出产生负压,使罐子吸附于皮肤表面的一种拔罐法。干拔罐中,一般利用氧气瓶、机械泵、火烧等方法制造低压,可以用在背部、腰部、肩部、腿部等部位,既可治疗肌肉酸痛、良性肿瘤、神经衰弱,又适用于感冒、咳嗽、气喘等上呼吸道疾病。

  2. 气拔罐

  气拔罐是将罐子中的空气排放出一部分,然后用火源对罐口烧热,迅速将罐子贴在皮肤上,使罐内气体过热而膨胀,罐内气氛向外扩散,产生一定的负压,从而完成排毒和治疗疾病的目的。气拔罐常用于治疗痛风、骨质增生、筋膜炎、神经痛等等。

  3. 水拔罐

  水拔罐是通过将罐口置于温水中,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来形成负压的方法。往往用于治疗麻痹、脱疽、洗胃等疾病。水拔罐的优点在于,温水的温度调节方便,疗效近似于蒸气拔罐,对皮肤的副作用极小。

  4. 烤灸拔罐

  烤灸拔罐,是利用燃烧的负氧离子随气流传输,同时温度适中的灸热和负压拔罐,达到保健和治疗效果。如能充分发挥这两种方法相互作用的效果,能调节人体生物电的平衡、消炎止痛和提高免疫力等,对神经衰弱等慢性病也有很好的疗效。

  综上所述,不同的拔罐方式各具特点,应根据不同疾病选择合适的拔罐方法进行治疗。拔罐可以刺激肌肉、通络、促进全身气血的循环,对于治疗疾病以及养生保健都具有重要意义。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拔罐需要遵循安全卫生的原则,在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基础上进行。

返回顶部